广西兴业“功夫村”来了大学生“新弟子”

马步扎稳,拳风呼啸!这个暑假,广西兴业县城隍镇大西村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学徒”,二十余名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专业的师生扎进青砖黛瓦的广西“功夫村”,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武学对话。
当地习武村民正在演示武术动作
据介绍,大西村的习武之风可追溯至清代,村中男女老幼皆通拳脚,洪拳、棍术代代相承,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拳种,舞犀、舞狮等民俗也与武术文化深度融合,已被列入兴业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兴业县城隍镇大西村习武村民钟模林在讲述动作要领
“马步要稳,重心下沉,双脚分开略宽于肩……”兴业县武术家协会会长、大西村习武村民钟模林一边示范,一边纠正学生的动作,耐心地指导每一个细节,从拳法的力度到步法的稳健,无不细致入微。学生们紧随其后,尽管身体疲惫,但眼神中充满了专注与渴望。
此刻,在烈日的灼烤之下,学生们早已汗流浃背,“原以为武术只是打拳踢腿,亲身体验后才发现,每一招一式都藏着对‘力’与‘礼’的敬畏。”参与体验的学生说。
学生在学习传统武术
“大学生们趁着暑期社会实践来学技艺,不仅是体验,更帮我们把这些老传统、古建筑通过视频、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等方式记录了下来,还提出用新媒体宣传的想法,这对文化传承是实实在在的帮助。”钟模林说。这群年轻人的到来不仅为古老技艺注入青春活力,更搭建起文化传承的新桥梁,让非遗民俗被更多人看见和了解。
快节奏的生活让年轻人无暇顾及传统技艺,近年来,大西村一直在思索如何提升年轻人的习武兴趣,让崇尚武德、强身健体、保家卫国的精神代代相传。如今,随着当地“红色文旅+非遗”热度不断攀升,大西村的武术传承也在逐步复苏。在大西村6公里外,正是国家AAAA级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旅游景区,传统文化体验与红色教育相结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武术爱好者到此切磋武艺,亮拳献技。(李佰东 廖凌)
来源:兴业县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