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林税务:从山林到海外 税惠赋能八渡笋丰收季里香飘四海

盛夏时节,广西田林县24.3万亩八渡笋喜获丰收,预计年产量达12.15万吨。田林县税务局聚焦八渡笋特色产业发展,以优化服务、精准落实政策、提升办税质效为抓手,打通税惠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让深山里的八渡笋香,成为撬动富民强县的“绿色引擎”。
精准滴灌田间 红利直达小微
田林县六隆镇是八渡笋产业核心区,近16万亩的竹林绿海分布于18个行政村,构成了田林八渡笋产业的坚实支柱。平细村作为该产业发展的典型缩影,生动展现着八渡笋采收季的繁忙景象:村民们陆续将带着晨露的清甜鲜笋送至集中收购点,随后迅速发往各地的加工企业。经过一道道匠心工艺,鲜嫩的笋材被加工成笋丝、发酵酸笋等多种产品,承载着独特的田林风味,登上大江南北的餐桌。
针对八渡笋产业季节性强、小微经营主体众多的特点,田林县税务局精准施策,靶向推送涉农税费优惠政策,推送内容重点涵盖农产品初加工税收优惠、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以及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等关键政策。为确保政策红利精准“落袋”, 该局专门组建了“青年税务助农先锋队”,深入竹林地头和生产一线。 队员们创新采用“方言讲解+案例解析”的接地气方式,将专业的政策条文转化为农户听得懂、用得上的“实在话”,为笋农和小微经营主体发展减负添力。
“税务人员讲得明白,咱自己种的笋卖出去免税,合作社加工也能享受优惠,这政策真是贴心又实在!”正在忙着削笋的六隆镇平细村种植户莫彩桃笑着说。
服务直抵前沿 出口跑出“加速度”
产业的壮大离不开全链条升级。田林县税务局坚持“全周期、全覆盖”服务理念,主动将服务延伸至产业链上下游的各个环节。针对八渡笋加工重点企业,提供精细化的税费辅导,精准落实农产品初加工税收优惠以及出口免征增值税等政策。
在山弘(田林)农产品有限公司车间,刚采收的八渡笋正经过清洗、切片、烘干等工序,准备发往日本。“日本是全球重要竹笋市场,对拉面配笋干的口感要求高。我们的八渡笋纤维素含量高、结构密实,正符合需求。”公司经理张小明介绍。
得知企业在采收季收购并加工大批鲜笋准备出口,田林县税务局主动上门“点对点”辅导,并通过“一企一员”滴灌式服务机制,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税务骨干不仅手把手辅导企业掌握新电子税务局操作流程、解决常见问题,还重点解读出口货物免税政策要点和退税办理流程。在精细化辅导和流程优化下,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为企业抢抓出口机遇注入高效“税动力”。
“今年上半年,我们出口笋干丝75.3吨,笋粒9吨,享受减免税费额78万元。这笔实实在在的‘税惠红包’,有效盘活了现金流,是一场关键的资金‘及时雨’。”山弘(田林)农产品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陆丽媛说,“税务部门送来的不仅是税惠政策,更是一份拓展国际市场的信心保障。在惠农政策和税务服务支持下,我们对进一步打开海外销路充满期待!”
目前,八渡笋深加工项目将在六隆镇落地,除了开发开袋即食笋等热门产品,还将拓展急冻笋、调味笋、酸笋等八大类产品,并配套建设其他农产品加工分装生产线。项目一期建成后,预计年加工鲜笋3万余吨,实现产值2亿元,带动100余名群众就业,每年为地方增加税收约500万元。
田林县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精准发力,以更实的政策红利和更优的服务举措,为八渡笋产业“加油续航”,助力这缕“深山香”持续飘香四海,赋能乡村振兴。(赵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