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东县审计局: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护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田东县审计局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红心”融入审计“初心”,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相关工作经验连续两年在全市审计工作会议上作典型交流,彰显了党建与审计深度融合的显著成效。
筑牢"战斗堡垒",凝聚审计工作强大合力
夯实组织基础,激发党建新活力。以基层党建“五基三化”系列行动为抓手,紧扣提升组织力这一核心,聚焦机关基层组织党建重点环节,着力破解党建领域突出问题,推动审计机关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切实打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创新组织设置,强化一线监督效能。创新实施“临时党小组+审计组”模式,科学划分党小组,延伸党建工作触角,实现组织生活与项目审计深度融合,让党旗在审计一线高高飘扬。2024年,共成立13个党小组,实现审计项目党小组全覆盖,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审计监督效能。
深化互融互促,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在决策参谋方面,严格执行重要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全年向各级党委审计委员会报送请示、报告和重要文稿42份,为党委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审计监督方面,及时完成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在规范财经秩序、维护资金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专业审计监督,推动被审计单位通过财政上缴、账务调整等方式落实整改,有效促进财政资金增效节支。针对审计发现的突出问题,依法移送相关部门问题线索,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审计建议,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审计保障。
锻造"审计铁军",彰显党员先锋担当作为
构建干部成长“全链条”培养体系。坚持政治引领,深挖红色资源富矿,创新开展“红色铸魂”工程。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聆听革命故事、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等系列党性教育活动,筑牢审计干部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聚焦专业能力提升,创新建立“党建引领、业务联动、组织共建”党建联盟机制,深化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协作,建立问题共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工作格局,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锻造担当作为“急先锋”队伍。深入实施“先锋工程”,创新“双培养”机制,着力培养“能查、能说、能写”的复合型审计人才,将业务能手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业务能手。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组建党员突击队,大胆启用年轻党员担任审计项目主审,近两年累计选派党员骨干40余人次参与项目主审、巡察、驻村第一书记等重大任务,在实战中压担子、强本领、炼党性。审计项目质量显著提升,先后荣获自治区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评比二等奖1项,百色市县级优秀审计项目评比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
争当为民服务“排头兵”。充分发挥“党组织结对共建”机制优势,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帮扶联系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2次。创新开展乡村治理、人居环境整治、防诈反诈宣传等文明实践活动20余场次,发放法律法规、禁毒禁赌等宣传资料500余份。走访慰问老党员、困难群众26人次,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党的温暖直达基层、惠及群众。
做优“经济卫士”,护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好高质量发展“护航者”。坚持严字当头,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审计工作全过程。以党纪学习教育为抓手,确立“党建强审”工作目标,统筹推进全县财政审计、医疗领域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政府投资审计。聚焦资金流向、政策落实、权力运行等关键环节,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为全县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坚实的审计保障。
当好审计整改“践行者”。建立健全审计整改督办长效机制,组建由党员干部带头的“重大审计问题”整改攻坚团队。通过开展审计整改“回头看”,深入研判整改堵点难点,着力写好审计“后半篇文章”。2021年至2023年,县本级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率达87.09%,整改成效显著。
当好改革落地“助推者”。将服务保障改革作为重要着力点,充分发挥审计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建设性作用。创新监督机制,打破部门壁垒,深化“政治体检”与“经济体检”的协同效应,实现“1+1>2”的监督效能。强化与纪检监察监督的贯通协同,将审计成果作为干部日常监督、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加强与人大监督的协同配合,为县人大常委会开展支出决算和政策审查监督提供专业支持,持续提升审计成果运用质效。(谭秋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